陈一源

  • 人物概况
  • 详情介绍
中文名
陈一源
出生年月
1948年
国   籍
中国
职   业
书法家

        陈一源,字泉灵,号乔仁,四川成都人,中西文化研究独立学者,儒释道兼修,国家高级书法师,社会活动家。先生爱诗词,略通丹青,长于书法,亦涉足文化评论与长寿养生;其文学作品散见于各大网络以及报刊杂志。在学术研究方面主张“思人所未思,言人所未言”,倡导“智慧人生”,平生喜欢游历,博览群书,喜欢广交天下朋友。

       他在研究了中国近代三大显学(甲骨文、敦煌、红楼梦)的基础上,又在学界首倡《彭学》(关于彭祖的一门学问)应该成为中国的第四大显学。

改革以降,陈一源侧重人文、宗教、书画艺术和中医养生版块,尤其对传统文化和国学具有浓厚的兴趣。另外,他参加过三次国际性的《易》学论坛,曾被新加坡《易经研究》会授予《当代易学家》称号,2000 年事迹入编《当代中国易学文化辞典》。多年以来,先生喜欢的一句话是:“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经纶三大教,出入百家言。”

      主要社会职务:央广国际文化交流艺术委员会副主席、央媒文化组委会副秘书长、《中华英才》半月刊社融媒体中心理事会副主席、全国书画艺术委员会副主席、央广文旅国际合作发展中心客座教授、联合国中医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胡润国际艺术品鉴定中心副主席、中国乡村振兴西南工委主任、中国乡村振兴诗书画院院长、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警察网警用装备在线顾问委员会委员、海南投资商会高级顾问、世界华商联合会荣誉主席、孙中山博爱基金会高级顾问。与许多书法界人士所不同的是陈一源先生执着的认为:欧洲工业革命以来,西学东渐,在科技、医学、文化、艺术方面的话语权都是西方人制定的,在这些方面的很多标准都是他们说了算。我们中国书法具有像宗教一样神圣而圣洁的地位,中国书法这个独有的民族文化形式也被稀里糊涂的拉进了西方的艺术行列“下嫁”于西方的“艺术”。